- +
法治建设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  >  

担心“存款变保险”?银行代销金融产品有了新规定

 在我国,银行是与广大百姓接触最多的一类金融机构。除了自营的存贷款等业务,代理销售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也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近年来,银行代销业务快速发展,银行这个“金融超市”的货架日益丰富,目前代销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理财、保险、公募基金、信托计划等。

代销业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的同时,也存在部分机构销售误导、夸大宣传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存款变保险”等乱象时有发生。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出台《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明确监管规则,统一监管标准,全面规范商业银行代销业务,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进一步升级。

具体来看,新规有这些新看点:

一是严格筛选代销产品和合作机构。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消费者往往默认银行有国家信用,对银行有着天然的信赖,选择银行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也源自对银行专业把关能力的信任。

规范银行代销业务,把好“准入”这个“首道关口”非常重要。

代销产品准入方面,根据办法,商业银行只能接受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委托,代销其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代销产品开展尽职调查,全面了解产品情况,对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结合本机构的客群特征、销售渠道、销售人员、信息系统等情况,形成独立、客观的准入意见。

合作机构准入方面,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确定合作机构资质审查标准,明确准入条件和程序。对于已经准入的合作机构,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对其进行审查评估。同时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合作机构退出机制,及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重大风险或者其他不符合持续合作标准的机构实施退出。

这些对合作机构、代销产品的严格准入要求,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发生。

二是划红线明确11类禁止行为。

从以往实践看,工作人员推介销售代销产品时的不规范行为,是金融消费者反映较多的地方,也是此次监管办法关注的重点。

办法明确了银行代销业务的11类禁止性行为,包括不得将代销产品以自营产品的名义进行销售,不得采取虚假、夸大、片面宣传,不得实行捆绑销售,不得违规代替客户签署相关文件,不得诱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等。

过去,部分商业银行依赖代销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以提高短期盈利,但这往往伴随着风险的上升。办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代销业务中“加强适当性管理”,即要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等特点向其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

此外,办法要求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制定更审慎的销售流程,强化风险提示。

专家表示,这些举措直击行业痛点,从制度层面保护了普通投资者,尤其是金融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群体。

三是代销产品不能“一卖了之”。

重售前营销,轻售后服务,是不少金融消费者在投资过程中的痛点。尤其是代销产品,更容易产生代销机构和合作机构相互推诿的问题。

办法对售后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细致的要求。办法要求,代销产品存续期内,商业银行应当关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风险评级变动情况、信息披露等重要信息,督促合作机构尽责履职,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主动管理责任。

此外,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会同合作机构建立代销业务客户投诉和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受理和处理客户投诉的途径、程序和方式。仅涉及商业银行自身责任的,应当直接处理;涉及合作机构责任的,应当协助客户联系合作机构,并督促合作机构依法妥善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对银行代销业务进行全流程规范,有利于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在国家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规范代销业务有利于营造更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让人民群众在金融领域能够安心消费、放心消费。(记者李延霞、张千千)

投稿邮箱:zgfzjs@126.com

为您推荐

超50家银行关闭无卡存取 ATM扫码存款将成历史?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4月9日起停止ATM机扫码存款服务。后续,客户可持该行银行卡,通过该行ATM机或营业网...

中国版平准基金来了,释放稳市强信号!

今天一早,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汇金公司重磅发声。中央汇金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

证监会: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记者从证监会获悉,3月11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证监会主席: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将尽快推出

中新网3月6日电 证监会主席吴清6日表示,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去年9月和今年1月,证监...

五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

证监会:东方集团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本报讯 (记者吴晓璐)2月28日,证监会通报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 据证监会介绍,2024年6月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