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相关主体应如何避免出现舆情应对中的各类硬伤问题或不足,摆脱舆情事件应对的被动局面?
答
首先应在认知层面放弃过度的主观意识与经验主义,完善事件应对决策流程。尤其要在尊重网络舆论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强化对舆情事件的研判分析,努力达到“高处着眼、低处着手”的事件应对决策效果。
“高处着眼”,指涉事主体应通盘考虑线上线下因素,实施对舆情事件的全面研判分析,以确保基于研判结果提出的应对策略具有正确的方向性。为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有效落实对舆情事件的全面研判分析。基于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高难度与复杂性这一客观因素,相关涉事主体在对舆情事件处置前,必须要根据线上基本舆论态势、舆论主要质疑点,以及线下问题矛盾、主要相关方诉求等多重因素,对舆情事件全面研判分析,并基于研判结果来确定事件应对的策略。第二,在应对过程中,对舆情事件实施动态研判。动态性是网络舆情事件的自身特征之一。考虑舆情事件应对的整体现状,相关涉事主体应遵循这一内在规律,根据事件舆论发展的态势,实施对事件发酵发展趋势的动态化研判,以确保事件后续应对策略的有效性。第三,放弃经验主义。就舆情应对现状来看,以删稿删帖、舆论控制为主要表象的主观经验主义盛行。结合舆情事件的整体应对效果来看,依靠经验主义通常并不能赢得最终成功。相关主体只有放弃经验主义,在遵循网络舆论所涉领域客观规律基础上,对事件实施全面研判分析,才能把握事件应对的主动权。
“低处着手”,即强化细节致胜基本原则。基于对事件全面研判分析的结果,从应对策略的细节入手,提升策略执行的最终效果。我们应从以下角度着手改变:
第一,有效丰富舆情应对执行方案的细节。在充分考虑基本舆论形势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丰富应对策略的执行细节,借助有效落地执行提升事件应对的舆论接受与认可程度。第二,在应对处置中有效落实“换位思考”。例如,视舆情回应的具体情况,恰当使用网言网语形式,多从媒体记者与网民角度审视相关策略与回应口径的舆论接受度。第三,强化事件应对策略的风险预判意识。在拟定事件应对策略与执行方案时,应具有基本的风险预判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形成事先对应对策略执行风险预判、预估的基本工作模式,优选执行风险最小的实施方案。
(本期:王洪波)
–
#舆情72变·舆情应对进阶训练营
(欢迎订阅话题一起学习)
面对突发舆情事件的高发趋势和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政府、企业、网民都更需要在嘈杂的网络场域中学会理性判断,在提升舆情素养的同时,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在2021年的最后七十余天里,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推出“舆情72变·舆情应对进阶训练营”计划!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百位舆情分析师带您了解舆论生态新变化、寻找舆情危机应对的破题“密钥”,共同提升媒介素养。
72天72变
每天一问一答
问:精选时下热点舆情话题尖锐提问
答:百位资深舆情分析师的专业解惑
每天三分钟,
跟随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一起学习!
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下您在舆情方面的见解或困惑!
编辑:张子轩 | 责编:李娅琦 杨卫娜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