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建设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头条  >  

一本书打破家暴是“家务事”的错误认知

家庭暴力并不是家务事,而是事关所有的人。

《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
《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家暴”的话题从未冷却,但仍有受害者遭受着暴力伤害。家,不应成为暴力的温床,家暴,也不只是家务事。
家庭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地方,是避风港,也是充满互相关爱和温暖的场所,但是,家庭也经常是暴力与虐待的来源。绝大多数的家庭暴力发生在紧闭的门背后,因此,它并没有引起社会的特别注意,也没有成为统计数字的一部分。

  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常见吗?只有对身体造成伤害才是家庭暴力吗?哪些人可能会成为潜在的施暴者?被家暴了,受害者该如何自救与求助?社会系统该如何发挥作用?

 

  近日,在陆家嘴读书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博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薛红,共同就《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一书,对以上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用专业科学的手段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家庭暴力的范围与影响,以及如何预防与治疗等。

谢斌(中)与薛红(右)对谈谢斌(中)与薛红(右)对谈

  家庭暴力并不少见,相关研究却较匮乏

  家暴真的离我们很远吗?这个问题答案不一,但是就现有调查数据而言,从全球范围内看,家庭暴力现象并不少见,并且呈上升趋势。谢斌介绍:“美国2021年初的一项报告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居家令的影响,美国家庭暴力案件至少增长了8.1%。法国全国范围封锁开始以来,巴黎警方接到的家庭暴力报告上升了36%,法国其他地区上升了32%。黎巴嫩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女性拨打家暴求助热线的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倍。在澳大利亚,在线搜索‘家暴援助’的点击量,增长近75%,达到5年来的最高水平。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20年8月一篇文章,将家暴称为新冠伴生的‘邪恶孪生兄弟’”。而根据全国妇联的两次抽样调查,2000年的结果显示,全国29.4%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2010年的调查发现,婚姻生活中24.7%遭遇各种形式的家暴,其中5.5%涉及明确的肢体暴力。

  那么,相关的研究情况如何?以医学领域为例,PubMed(医学领域的英文文献数据库)上,以“family violence”(家庭暴力)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57000多篇文章。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47年,自1947年以来,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突破1000篇文章的年份是在1994年, 2009年突破了2000篇,到了2020年直接突破了3000篇。此外,在PubMed上搜索“domestic violence”也有50000余篇文章。

  而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研究却较为匮乏。以知网为例,搜索关键词“家庭暴力”,一共有接近30000条研究报告。按年度来看,最早有关家庭暴力的文章发表于1981年,只有一篇;1993年达到了两位数;突破三位数是在2000年,304篇;突破四位数是2005年。到了2010年以后,基本上每年维持在1600篇左右。2016年有2300多篇,2017年2000多篇。

  “这两年研究报告的增加,可能就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在2015年底通过,2016年正式实施的。所以说,这部法律推动了相关研究。但是在这两年之后,又基本上恢复到每年1600多篇的水平。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在家庭暴力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当然,除了关注程度不够,也有可能是真的没有这么多家庭暴力发生。”谢斌说。

施暴者的“画像”
施暴者的“画像”

施暴者的“画像”

  施暴者的“画像”

  在现场,谢斌教授还为读者们描绘了一些施暴者的“画像”。

  首先,是对儿童施虐的父母。他们可能正处于以下环境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和环境有关系的因素,包括处于失业或兼职环境,面临养育压力、个人困扰,比如说工作不顺,和同事之间有矛盾,或者说这段时间正好工作压力非常大;还包括处于焦虑的状态,是低龄父母或单身父母,缺少社会支持,等等。第二,和个人个性有关系。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共情能力、人比较刻板、适应性差、愤怒控制有问题等等。第三,与精神障碍有关。比如,施暴者有物质滥用、吸毒或酒精滥用的情况。处于抑郁症患病期或患有其他的心理疾病,尤其是有人格障碍的,也有可能成为施暴者。另外,如果自身成长于不良环境,比如说自己和父母本身关系不良,或者成长于一个混乱的家庭环境,自身有童年受虐经历,等等。如果以上这些条件中的很多情况都符合,那么,这个人施虐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次,是亲密关系中的男性施暴者。他们同样也有很多缺陷,包括喜欢施虐,或者本身比较严格、冷漠、容易焦虑、愤怒、嫉妒、喜怒无常、大男子主义、喜欢控制、不自信、冲动、缺少共情、自我为中心、自我形象差、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缺乏自制力、胆小但有侵略性、具有情感依赖、执迷于阳刚之气、解决问题能力差、排斥亲密关系等等。如果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在亲密关系当中成为男性施暴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还有其他一些特征与亲密关系施暴者有关,比如说在施暴者的成长过程中有童年虐待史,经常暴露于父母间的暴力行为,语言沟通能力差,人际交往差;在亲密关系中智力方面处于劣势、配偶或恋人的智商比他高,或者处理问题的能力比他强,容易形成自卑感;酒精和毒品滥用;面临压力,尤其是男性性别角色方面存在压力,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施暴行为;情绪波动;创伤,尤其是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病史;还有就是一些生物学、遗传学缺陷,比如说大脑结构异常、功能异常,男性之所以经常有暴力,因为男性大脑和女性不一样,相对来说更容易攻击;人格障碍及其他的障碍:有研究表明,88%的施暴者可以归为某一类型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最常见的可能就是物质依赖,尤其是酒精和毒品的滥用,或者人格障碍。这一比例非常高。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既往暴力行为史。谢斌教授的团队做过研究,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最好的指标,或者说最有价值的指标,就是既往暴力行为。如果一个人过去出现过暴力行为,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个人以后还会出现暴力行为。

  谢斌教授强调:“对于与暴力行为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要进行全面评估,不能抓住一个画像里面的某一点,或者只抓住一个片段,就进行定性。可能有的因素联系更加密切,有些因素联系比较弱一些,但是总体上要把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组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判断,才能认定这个人是不是施暴者。”

 家庭暴力的几种形态 家庭暴力的几种形态

  有关家暴的几个误区

  对于家庭暴力,公众往往会有一些误区。比如,家暴并不常见,家庭暴力有时是“真的失控,难以避免”等。谢斌提醒,其实有关家暴的一些误区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家庭暴力并不常见。实际上,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约有3000人死亡,但同年有2387人被家人、男友或女友杀害,且每年死于亲密关系谋杀的人数都差不多达到这一数量。更不用说,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加,家暴也会越来越多地被发现。

  第二,受虐的女性有“受虐”倾向。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人应该被打,没有人会“想要暴力”;施暴者应该对施虐行为负责,而不是受害者。

  第三,家庭暴力有时是“真的失控,难以避免”。反过来想一想,当一个陌生人袭击某人时,社会肯定不允许将攻击者的行为解释为暂时性失控、生活不顺或工作压力需要释放,那么,为什么在家里打伴侣、打小孩会被认为是可以原谅的、是暂时的失控呢?

  第四,轻微的家庭暴力是微不足道的,也无关紧要。事实上,亲人之间相互推搡、偶尔撕打,暗示着他们支持使用暴力解决分歧的方式。此外,情感虐待的严重程度并非总是比身体虐待的低。多数受虐者认为,其承受的心理创伤远比身体创伤更严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关家暴的误区值得我们关注。例如,认为受虐的儿童定会成为施暴的伴侣或父母;酒精和毒品是导致家庭暴力的真正原因;声称被约会强奸的妇女,是在“撒谎”或“自作自受”,或许“这正是她们想要的”;等等。

帮助家暴受害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帮助家暴受害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反家暴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重视家暴问题、反家暴的同时,谢斌和薛红在讨论中提出了几个需要大众注意的问题。

  一是家暴概念或范围的扩大化。在不了解家庭暴力之前,很多人认为某些行为并不算家暴,没有引起重视。而在了解了家暴以后,尤其是在国外,很多媒体、社会组织进行大量宣传或科普以后,又容易将任何一种可疑的行为都纳入家暴范围。这其实是扩大了家暴的范围,并不一定有利于反家暴和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例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适当的管教是必要的,不能把所有的教育手段都简单粗暴地归类为家暴。

  二是,高估家庭的作用,让原生家庭来背负责任,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和原生家庭焦虑,这一点也需要警惕。此外,一些精神操控的虐待和暴力性质被忽视了。在情感PUA中,可能涉嫌侵犯名誉权、隐私权,造成精神损害的可主张民事赔偿,更进一步还可能构成侮辱、诽谤、诈骗罪;主观上具有伤害或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引诱、怂恿、欺骗、教唆、帮助等严重行为,足以影响、操纵自残自杀者意志的,可构成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这些其实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对于儿童的忽视和心理虐待,同胞之间的暴力,恋人间的暴力(包括PUA、同性伴侣间暴力),女性对男性的暴力,老人忽视或经济剥夺,这些都是容易被忽视、需要社会重视的问题。

东亚地区的家暴发生情况东亚地区的家暴发生情况

  反家暴依然困难

  尽管有《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等法律法规出台,司法、警方、妇联、公益机构等部门和组织致力于反家暴,但反家暴依然很困难。

  反家暴到底有多困难?薛红提到,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2016年北京某反家暴公益机构对一名受害女性,完整实施了庇护、社工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及延伸性服务,但一周以后,当事人又回到丈夫身边。

  不同的学科和理论从不同角度都对此类现象进行过解释。例如,心理学上有“受虐妇女综合征”“习得性无助”“依恋理论”等;社会学讲 “资源权力不平等”“家庭系统论”“文化模式”等。但反家暴不是某一个部门或组织的单方面的责任,也不是单一维度的行动可以解决的,需要多方位的联合行动策略,即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指个人维持社会认同,接受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协助,获取服务和消息及辟建人际关系的管道。它涵盖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正式系统包括社区、单位、团体、机构。非正式系统包括家人、朋友、亲戚、邻里等。所以,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份子,当发现虐待儿童现象,夫妻中的一方被家暴,目睹老人被虐待等,我们都不该袖手旁观。

  此外,处理家庭暴力还需要预防和干预并举。目前,很多研究都侧重于对家庭暴力的干预,预防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是社会需要进一步重视的地方。

  在紧闭的门背后,家庭暴力有时难以被发现,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打破家暴是“家务事”的错误认知,加强预防与干预家暴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原标题:《人生中的家庭暴力》:打破家暴是“家务事”的错误认知

责任编辑:娄诗雨

投稿邮箱:zgfzjs@126.com

为您推荐

年夜饭预订“热”不可挡 私厨上门、外带等成新趋势

本报讯(记者姜雨晴)年夜饭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承载着家人团聚、辞旧迎新的特殊意义。近年来,年夜饭预订的火爆程...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休这样实施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休这样实施 新华社记者姜琳 坚持自愿、弹性,是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

广电总局要求规范AI“魔改”短视频

记者12月9日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获悉,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

多次浏览导致价格上涨?消协体验调查大数据“杀熟”

你是否经历过差异化的大数据营销? 为促进大数据的合理应用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 河北省...

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

本报合肥讯(记者司宇萌)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召开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行政...

补偿金过低,违约金过高,如此竞业限制公平吗?

在实行竞业限制的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过低的补偿金,却主张过高的违约金,让不少劳动者直呼不合理。专业人士指出,应考...
返回顶部